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

來得快去得快的情緒~過動兒

    過動兒常見的情形就是他們衝動反應的過程,在過程中,最常看到的就是他們自己生氣自己,或者氣身邊的人,或是把氣出在父母身上,當然也少不了和父母間出現衝突,大吵一架。比如,當他需要去做功課時,他知道去做功課的不耐煩,他感覺到那個挫折就會情緒衝動發脾氣,如果又被剥奪原本在玩的玩具,情緒更會發飆,對一般年紀小的孩子而言,用的是原始發脾氣的方式,像哭鬧,大吵,打人,若是經常被父母用類似方式,更容易出現這樣的行為表現。當孩子成熟後才可能會出現像用語言表達,或甚至更高層用認知理性思考的方式,來解決令他生氣的事件。但對過動的孩子,因為他很衝動,他想要玩的時候就立即就加入,不管規則。他不想玩的時候就一下子生氣、大發脾氣。這其實是對行為過程的一種直接反應性,他比較沒有能力控制,若是長期  處於這樣的狀況,孩子無法學習到或使用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,會影響到其生活適應,甚至影響孩子的自我概念發展。



  
    因此如何幫孩子學會適當的情緒表達和情緒調適方式,就變得十分重要,首先,父母親要幫忙孩子表達情緒,對很多孩子而言,常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生氣?或是連自己是生氣,難過還是委屈也不太清楚,這時候父母重要的角色就是協助孩子釐清自己的情緒。再來,照顧者可以幫助孩子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情緒,對於語言能力不那麼好的孩子,父母可以用選擇題的方式,幫忙孩子說出心裡的感受。最後,教導孩子情緒調適的方法,一起選一個最喜歡的方式,比如:玩玩具,聽音樂等。此外,也協助孩子下次面對同樣問題是,該如何解決,學習新的問題解決技巧,在這個地方他需要多一點的提醒,多一點的練習、多一點的提示。因為他不像一般的孩子,可以那麼快在這個部份學到好的方法,父母親應給孩子多些時間。以上的方法,父母應記得最好不是在孩子正情緒高漲的時機做,然後對著孩子大叫"你用說的,不可以哭"這樣會變成事倍功半,最後父母自己覺得沮喪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

性格天生?

前陣子聽到鄧惠文和呂旭亞介紹一本靈魂密碼的書。她們提到了其中部分內容。 "讓原型性格帶領人生,因為那是與生俱來、無可違逆的。回應這份呼召,還能幫助我們檢視童年,解開「都是父母的錯」的怨懟心結,欣然接受生命中的每個經歷;並讓為人父母者釋下重負,開始珍視孩子的奇想和不尋常...